您现在的位置:如东县马塘中学 >> 职能部门>> 办公室>> 正文内容

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方案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9日 点击数: 字体:

如东县马塘中学 

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方案

 

202012

 

 

目录

第一部分 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办学条件与基础设施

二、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

三、教师团队与教学成果

四、区域影响与示范引领

五、晓塘文化与红色传承

 

第二部分 发展目标与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第三部分 建设内容

一、制度建设

二、课堂建设

三、特色建设

 

第四部分 重要保障措施

一、建立领导组织体系

二、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三、细化过程监控管理 

四、树立典型引领示范 

 

第五部分 实施步骤

 

 

 

 

 

第一部分 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办学条件与基础设施

如东县马塘中学位于如东县马塘镇,创建于1951年,是如东县人民政府创建的第一所公办中学,20094月顺利通过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评估验收。学校现有46个教学班,2280学生,教职工257。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微机房等基础设施,拥有市县一流的学生餐厅和公寓宿舍,食堂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系列荣誉称号。

二、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走内涵发展之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修德固本、人文立校、善学日新、文明化人”的办学理念。学校以人文的元素润泽师生,以人本的理念启迪智慧,以和融的管理重塑校园,以文化的传承铸就品牌,着力打造“人文校园”特色品牌,构建了和谐、温馨、人文性、现代化的“晓塘文化”。“晓塘文化”作为南通首批12个特色项目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赏。

三、教师团队与教学成果

学校拥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学功底深、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团队,其中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人,市、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0多人。省级优课比赛中,学校有人获得一等奖,两人获得二等奖,市级比赛中,学校共有30余人获得奖项,近两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300篇。凭借整体优化的名师品牌,学校持续高位走强。学校办学水平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高考连年辉煌。学校文学社被评为省优秀文学社,社刊《晓塘》报获“全国优秀校报校刊”称号,数千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

学校教职工队伍有精气神2004年,学校校教师个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肯钻研)精神成为如东教育“四个特别”(增加了特别善协作)精神,后来六个特别(又增加了特别负责任、特别讲科学)的缘起。2011年,学校总结学校60年教育精神,提炼出马中人“志在千里的开拓意识、从善贵和的人文情怀、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的龙马精神,“包容、灵动、担当、创新”的晓塘文化特质。2020年,学校提出“立正教育姿态涵养晓塘气质校园处处皆精神引领,橱窗上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高三办公室区域是“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你放心这是当时创全国工人先锋号时食堂的口号),高二区域是如东六个特别的如东教育精神行政楼上是争先进位发展三问用的是县委书记的话即我们是否具备了“能当第一绝不做第二”的必胜信心?是否具备“不说不好办只想怎么办”的责任担当?是否具备了“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硬本领。每年学校都会征集“新时代晓塘故事”评选晓塘年度人物晓塘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员工、优秀学生在晓塘故事里行政人员教师校园保安食堂师傅宿舍管理员都是晓塘故事的主角“晓塘暖实力”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根基

学校有磨练本领的规范要求和常态活动学校有规范先行的师资培养有基本常规要求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学视导都有规范的制度有持之有恒的师培活动如青蓝工程“新教师培训”客籍教师座谈会教学常规评比命题大赛做题大赛教学沙龙读书会基本功比赛优课评比课改项目验收晓塘之韵艺术节教师阳光体育运动会等等一月一主题紧紧围绕教师发展多样化多层次开展教学活动

学校有日益成熟的教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搭建教学研一体化模式,促进素养提升体系化。整合教科室和教学处成立教师发展处,建立校级、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四级教学研组织。 建设工会青蓝工程、党委双向培养四有好老师团队、葛家梅劳模创新工作室朱建武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五级分层交叉式培养模式。依托平台,拾阶而上,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成功的可能,这就是素质提升的原动力。

四、区域影响与示范引领

学校系统总结办学经验,梳理办学特色,形成了系列成果。学校是南通市特色学校,“晓塘文化”是南通首批12个特色项目之一红色育人成果享誉全国,“桑榆未晚夕照明”党建文化品牌项目荣获首批江苏省中小学校 “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建设成果红枫满晓塘获南通市中小学校 “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建设成果,红刊阅读的经验在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上推广“夕阳红助学基金会”获评“感动南通教育群体”、“感动中国江苏年度人物奉献奖”,承办过市县多次现场会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喜人,9年来,课改以“问题引领 学生主体 思维有效”为内涵特征,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打造农村高中教育教学的创新品牌。立学课堂之灵动实践全省知名,是南通市课改样板培育学校,202011月全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区域推进现场会上我校作为普通高中代表向与会代表介绍办学经验获得一致好评承办了江苏省课堂教学改革现场推进会,受到与会者赞誉。我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2020年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六有一提升”示范党支部。

五、晓塘文化与红色传承

学校以晓塘文化为主线,组织晓塘沙龙、晓塘读书节、晓塘辩论会等系列师生活动,释放师生潜能,打造和美晓塘。学校依托马塘镇特有的红色文化,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大江南北》等红色期刊,党员教师走进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形成了深远影响,承办了如东县红色文化进校园现场推进会,经验在各类媒体报道。202012月,《大江南北》杂志专刊介绍我校的红色育人经验。

 

第二部分 发展目标与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国教育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晓塘文化”为主题,推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创新,加速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努力开创学校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打造新时代农村高中发展的新范式。

二、发展目标

(一)强化师德教育建设

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目的,以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核心,培养言行规范、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二)构建校本研修体系

以逐步完善校本培训体系为主要途径,完善教师成长规划,走内涵发展之路,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辐射引领作用

    以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为中心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为区域学校教师发展服务。加强与友好学校的联盟建设,充分利用教师团队的发展优势,开展教师发展成果展示活动,提炼经典案例,分享校本化研修优质成果。

 

第三部分 建设内容

一、制度建设

1. 做好学校发展规划和个人专业成长规划

根据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标准和教师发展前沿动态,考虑教师发展的学习自由权和学习条件保障等因素,完成促进教师发展的管理制度汇编,细化教师发展制度实施细则,明确教师发展思路,使教师发展得到制度保障,保证教师专业成长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教师发展需要稳定的职业信仰和情感认可,学校要从思想和制度人手,以有效活动引导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强化自我身份认同,形成稳定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精神。学校成立教师发展部推进组织,搭建学校的管理框架,形成校长班子全面领导、教师发展部全面组织、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主导、研修团队实施的组织形式,搭建科学的管理框架,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多重阶梯,融通学校层面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建设与教师层面的个性发展,涵养教师独立严谨的治学精神,引领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发展,实现教师团队跨越式发展。

2. 健全教育教学研修制度

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目的,以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核心,以规范教师言行、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树立教育新形象为重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活动问。通过《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学习明确教师发展方向;全员阅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理解师德要求;学习教育名家思想,提升教育境界;掌握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学会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凝练教学特色。建构基于需求的校本研修内容体系,科学统整,增强研修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从课程视角强调进行主题匹配、内容关联和科学构建,建构具有针对性的模块组合课程。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角度,基于师资队伍结构的实际,设置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具体层级,从课程层级递进的角度,规划从低阶的经验性课程到高阶创新性课程的课程层级。为每一类教师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提供差异化的研修资源,打造不同层级教师的定制课程包,研制开发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校本特色的研修课程体系,形成科学完善的实施体系,促使各层级教师都有适切的发展。

3. 建立教育实习和跟岗学习制度

根据师范教育专业实习改革目标,制定有利于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系列规章制度,强化实践教学,探索合作培养优秀师资的新形式。加强教育实习期间的指导工作,选派优秀教师作为实习生的学科指导教师和班主任指导教师,切实担负起指导职责。加强和规范实习管理,制定教育实习指导工作计划,组织实习生观摩示范课,参与班级活动和管理。

组织跟岗学习参训学员深人到一线,采取听、看、问、议、思、写等方法,打破已有的思维模式,拓宽视野、沟通交流,通过参观考察、交流对话、对比反思等活动,让学员找到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问题解决方法,形成问题改进方案。不断改进方法,采用灵活方式组织跟岗学习,如现场观摩、沙龙研讨、专题讲座、实践操作练习等,加强互动,不断探索教育面临新问题的解决方法,保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的持续发展。

二、课堂建设

1. 学校以“问题导学”为突破,着力打造灵动课堂,建构了灵动课堂的5步骤,分别是:预设问题引导预学、生成问题深化思考、探究问题合作学习、提炼问题归纳总结、反思问题巩固拓展,核心理念是问题引领、学生主体、思维有效。

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重点是突出问题设置的质量,主要抓手是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变“讲导学案”为“用导学案”。

第二阶段为成长阶段,重点是保证问题探究的效果,主要抓手是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变“注重气氛”为“注重思维”。

第三阶段为完善阶段,重点是凸显问题生成的质态,主要抓手是学生笔记的规范与内化,变“解决问题”为“问题解决”。

2. 明确要求阶段推进务必结合常规,常规就是抓手,就是保证。制定并实施了4个校本18条,即教师教学常规18条、学生学习常规18条、学生行为常规18条和行政常规18条,指导思想就是以教师的规范引领学生的规范、规范学习行为提升学习品质、以行为习惯的优化促进学习习惯的优化、以行政作风的优化促进管理品质的提高。关键词就是规范、习惯、规律、品质。

我们因势利导,培训知识如何问题化、问题如何层次化、如何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例题导练的定位、功能和课后习题有什么不同。为确保问题导思的质量与功能实施,我们明确要求非特殊情况只允许16K纸一张导学案,不允许把导学案全能化,改变导学案既是教案又是学案,又是习题集的倾向,瘦身下来问题导思就是真正的问题了。简单的一张“16K”是一个不简单的过程,改革要求传统定势必须要改变,要改变必须做去功利化,做减法,删繁就简的可不仅仅是内容,也是理念的一次变革。

3.抓住“灵动课堂”的核心“问题导学、现代技术、小组合作”的三个方面。SMART技术和鼎易平台的交互性让我们感到现代技术不仅是手段而且也成为课改的推力。我们在实施中提出解放思想 “四个务必丢弃”、实事求是“四个不能忘本”的思想。务必丢弃新技术是抛弃传统、新技术是青年人的专利、新技术是权宜之计、新技术是图省事的观念和不能忘校本 、不能忘生本、不能忘文本、不能忘根本的观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从排斥到过分依赖的情况,出现了 “五个脱节”的技术依赖综合症,即新技术与导学案脱节、与文本钻研脱节、与教师板书脱节、与学生思维脱节、与学生笔记脱节的现象,所以我们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好习惯如何契合,怎样更好”这个主题开展了教学沙龙,并通过研究、示范、检查、督查、指导解决了用了新技术忘了好习惯的不良倾向。

在小组合作的五真要求被大家接受并实施时,学习小组的合作习惯不平衡制约了小组合作的质量,为保证合作高效,我们做了一系列工作,如通过小组长培训、展示习惯训练、小组评价的完善来解决问题。

我们努力发现教师,相信教师,让每一位教师坚定发展的自信。构建“评教”机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组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改的行动指南,依据学校现在的生源结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多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展以问题解决为主要指向的有意义的学习。注重学生品德的养成教育,以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突破,锻造学生每天的品性,以不懈地努力成就学生的每天的进步。在学习管理中,真正开展分层教学,夯实基础,培养习惯,向听课、作业、笔记、反思等环节要质量。在学习品质的培养上,着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改模式,将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形成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课改管理网络。课题组发动全体教师进一步端正教学思想,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品质。

4. 我们根据《如东县马塘中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依据《马塘中学教学常规18条》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请骨干教师上教学模式研讨课,每周学科备课组活动,重点讨论教学模式的达成情况,研讨学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关键。过去的课堂评价我们主要着眼于教师教学内容的传授,现在我们更关注学生“学”,评课采取学情首问制,不断优化学生学习习惯,提高老师激励学生的能力,学生在主动学习中逐渐形成高效、富有个性的学习策略。我们通过制度化的评教、评学活动,及时从反馈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有效推动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学校将高效课堂建设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实施“高效课堂巩固提升年”行动,以打造“真学课堂”为重点,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原则,以“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为基本要求,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为契机,以“问题导学,灵动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不断优化课堂生态,促进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为每一个教室装备了全套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整体推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能力。学校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电子图书、教学资源库、电子邮箱等随时为师生提供丰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高中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及SMART电子白板,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学生能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5.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目前我校的“问题导学,灵动课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主要成绩有:

我们的成绩“好”了,以三流生源取得一流的学生发展率,这几年在高一录取分数线低市内同类学校40-50分的情况下稳定取得本一率50%-60%,本二率9604%-99.68的成绩,发展势头喜人,高一的录取分数线也在逐年提升。

我们的老师“乐”了,2012年以来80230多人次获得县级以上专业称号,210多人次获得县级以上各类教学大赛奖项。一所农村三类生源学校在课改路上的努力收获。    我们的学校“亮”了,我们的“科学效率观下生本问题的驱动研究”课题以省优结题,我们学校被评为“南通市课改样板培育学校”,多次承办市级活动和省级大赛,我们还被评为“江苏省物理课程基地”、“南通市数学学科基地”、“南通市历史学科德育基地”,我们的课改成果在《江苏教育》课改名校栏目介绍,“踊跃展示”的经验在《南通教育研究》上展示。我们的课改项目还被省教育科学院作为“江苏省教育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全省推广。  

三、特色建设

学校所在地——如东县马塘镇,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其名源于唐朝薛仁贵东征马蹄掘地成塘,亦曾名为“晓塘”,而在马塘中学内还有一处著名的“半亩方塘”,取自朱熹的名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学校在近几年来,梳理学校的发展脉络,提炼出晓塘文化的四个关键词:一是包容:吸纳万物,融汇百川,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品性滋养了晓塘之人。做有包容心的教育,让师生心怀天下,志存高远。二是灵动:源头活水给人以灵性的顿悟、智慧的启迪。做有生命力的教育,让教与学充满灵性、智慧,让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三是担当,化育万物,以成天下,做负责任的教育,让晓塘人“有情有义”,知行合一。四是创新,纳故吐新,与时俱进,做有发展力的教育,以改革促发展,让创新成为晓塘人的新常态。

近年来,我们本着积极营造“晓塘文化”氛围,我们对校园物质标识进行了整体规划。不仅有以“晓塘”冠名的文学社、心理咨询室、书屋、文化长廊、剧院,文化广场,每个教室门前还张贴学生的“晓塘格言”。教学楼显著位置悬挂“彰显晓塘文化”的标语。

为了全面介绍、宣传“晓塘文化”,我们精心编印了《印象晓塘画册》。画册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晓塘史话”,着重介绍学校的办学历程,找寻“晓塘文化”的源头,提炼“晓塘文化”的内涵,阐释“晓塘文化”的积淀及对一代代晓塘人的濡染。 第二板块“晓塘风采”,着重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等几个方面生动诠释“晓塘文化”四大特质,彰显晓塘人共同成长的精彩瞬间。第三板块“晓塘追梦”,着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的办学方向,即通过“晓塘文化”的铸造,促进学校优质发展,使学校成为一定区域内最具活力、最具发展力的学校,培育“有情有义”晓塘人。

近年来,我们在创设环境文化的同时,有计划地举办“晓塘文化”系列活动。我们除了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专题报告外,还经常围绕某个主题,开设“晓塘讲坛”,让教师上台演讲,其活泼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备受教师的欢迎。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全体学生的文化素养,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化生活习惯,学校每年10月份都要举办“晓塘读书节”,努力创设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活动中我们注意抓好“讲座、阅读、竞赛、展评、写作”五个主要环节,使读书活动在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上形成规范和特色。我们将“晓塘远足”作为德育系列活动来抓,暑期组织高一新生到海边实践基地去进行军训,每年3月,带领高二学生到洋口港开放区参观,并且举行成人宣誓仪式,以强化责任教育。 “金秋放歌”是我校德育系列活动的传统项目。近年来,为努力营造蓬勃向上、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我们在保留传统项目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将书法、绘画、科技制作等纳入艺术节,为学生搭建一个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学生学习更充实,生活更多彩,用最快乐的形式展现青春风采。

我们申报了“晓塘文化建设与学校优质发展路径研究”省级课题,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以晓塘文化建设为路径,通过学校晓塘文化标识的打造、文化行为的影响,文化内容的拓展,文化品牌的构建,让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成功,使学校成为一定区域内最具活力、最具发展力的学校。研究内容包括:有关“文化建设”、“学校优质发展”等概念的文献研究;晓塘地名与学校文化的渊源研究;晓塘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研究;晓塘文化特色课程建设研究等。

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坚持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的辩证统一。譬如,我们60校庆展板上一位位校友身上闪耀着爱国、敬业、奉献等崇高精神,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材料。于是,每学年开学初,我们都把展板拿出来展示,使原本隐性的学校文化显性化。在校门口,学校用几何形的花岗岩建了一个抽象的标志性景观,本质上它属于显性文化,学校为这个景观取名为“责任之重”,传递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马卡连柯语)从而实现了“显性文化”向“隐性文化”转化。

 

第四部分 重要保障措施

一、建立领导组织体系 

学校成立以葛家梅校长为组长,学校行政、各年级、各教研组、各有关处室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基地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小组的日常事务运行由学校教师发展处负责。根据计划与分工,抢抓机遇、压实责任、稳妥推进,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统筹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地

二、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研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等文件要求,以培养“四有”好教师为目标,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三、细化过程监控管理 

充分发挥党委的作用,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夯实教育系统党建基层基础,有效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广大党员教师、基层党组织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和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中的模范带头、示范引领作用。

各年级部、各教研组、各有关处室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工负责,认真梳理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谋划落实措施,加快实施进度。

领导组定期召开碰头会,就推进中的一些问题及现象集体研究,形成解决方案,强化督导定期对工作进展及成效进行考核督查,建立督导检查结果通报制度,并纳入各部门效能考核。

四、树立典型引领示范 

广泛宣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汲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不断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学校精神文化的打造,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第五部分 实施步骤

本项目建设的实施步骤分为:宣传发动、方案编制、创建实施、总结迎检及提升拓展五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0 9 —10月)

1. 20209月,建立组织机构,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项目建设办公室,明确成员分工

2. 202010月,召开全校动员大会,明确学校的创建目标,组织各部门集中学习和领会文件精神,为项目建设的展开奠定基础。

二、方案编制及组织申报(202011—12月)

1. 202011—12月,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及各职能部门,对有关院校及有关行政部门开展调研,了解需求,确定建设目标,为方案的编制奠定基础。

2. 202012月,完成顶层设计、确定方案框架,政府、企业行业专家的论证。

3. 202012月,完成项目建设年度实施任务书的编制、论证工作,组织和开展项目建设的申报工作。

三、创建实施(20211—20239月)

按年度开展创建活动(年度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阶段成果), 并定期组织检查和评估,按年度开展总结及诊改。

四、总结迎检(20239—202312月)

学校项目建设办公室进行资料整理,实施项目建设周期性总结,汇总各类成果,对照建设方案实施自检及第三方的评估,迎接省级专家组的项目验收。

五、提升拓展(20231 —2025 12 月)

开展校内的项目建设绩效考核,形成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形成典型的成果和案例,实施推广和辐射,并延伸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及个别诊改项目,继续开展后续建设工作,推动学校 2025 年的建设目标达成


下一篇:没有了!